新时代 新征程 新图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成就综述

https://t12.baidu.com/it/u=441897000,165448216&fm=30&app=106&f=JPEG?w=312&h=208&s=64561DC7091284DC62E0B0B90300D011崔q药商城-迷催药商城网上购买网站,专业平台保障,正品保障,快速发货

  新时代 新征程 新图景(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成就综述

  千年前的驼铃声似乎还在耳畔,悠长的汽笛声已在丝绸之路上回响良久。

  深居内陆的新疆,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核心区、一个枢纽地带。平畴沃野之上,麦浪起伏,青纱帐涌,“新疆粮”为端稳中国碗增添厚重底气;蓝天白云之下,银鹰凌云,空中丝路让内陆腹地变身开放高地;戈壁荒漠之间,风机如林、光伏如海,绿色电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600多万新疆各族儿女团结奋斗、砥砺前行,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定位

  在新疆霍尔果斯,35岁的伊力扎提·尼加提是一名国产汽车“摆渡人”,他驾着国产新车出境,到哈萨克斯坦境内交付,再乘跨国客运大巴返回。在霍尔果斯,像他这样的国产汽车“摆渡人”已有近4000人。霍尔果斯海关副关长李宏峰介绍,国产汽车在中亚市场走俏。今年1—8月,霍尔果斯口岸出口汽车23.7万辆,同比增长5.3%。

  在新疆吐尔尕特口岸,买买提居马·沙尔巴依的农闲再也不闲了。家门口的口岸货场车水马龙,需要大量用工,他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新疆乌恰县依托吐尔尕特口岸和伊尔克什坦口岸两个国家批复对外开放的口岸,注册企业近500家,每年需要用工数千人次。

  “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新疆,有19个经国务院批准并对外开放口岸。新疆自觉将区域性开放战略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持续推动对外开放向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拓展,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今天的新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全球“朋友圈”越扩越广。2024年,全疆货物进出口4341.6亿元,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一年一个大台阶,一载一番新气象。

  新疆不仅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还是一块人文荟萃、山河壮美、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宝地,发展潜力巨大。

  发展的质效在提升。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油气新”的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今年我们再次实现历史性跨越,新疆油田公司油气新综合当量将达2000万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经理丁超介绍,“在新疆,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建设目标将全面完成,‘四个千亿方级’大气区基本形成,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投产运行,国家科技专项——低碳零碳油气田示范项目加速推进。”

  产业的链条在延展。淖毛湖是哈密市伊吾县的一个小镇,曾经人少地偏,如今汇聚了大批企业,上万名技术工人在此工作。新疆广汇环保科技公司党委书记段萱说:“从挖煤开始,我们的产业链不断拓展,现在已形成集煤炭深加工、大宗能源物流和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千亿级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为疆内疆外数十家企业提供服务。”

  从“口袋底”到“桥头堡”,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到“支点”“基地”“屏障”,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数据显示,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7499.47亿元增至2024年的20534.08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年均增速7.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33495元增至2024年的78660元,现价增长1.3倍。

  在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中破难题

  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与乌什县交界处,一条“巨龙”横卧于库玛拉克河河谷——这就是以247米的最大坝高刷新了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建设世界最高纪录的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

  9月20日,大石峡水利枢纽正式启动下闸蓄水,标志着这个南疆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向着全面发挥灌溉、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迈出了重要一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缓解下游800余万亩灌区缺水问题,帮助当地群众实现丰产增收。”项目副总工程师王峰斌介绍。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我们80%的地里都是红枣,滴灌比以前节水20%左右,大家伙可积极了。”图木舒克市海安镇农户陈洪说。

  从大水漫灌到滴灌普及,从人工放闸土渠“慢跑水”到管道化输水自动测量,农户用水成本一再降低。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多次研讨会议上,各地市州提出的需求都聚焦于“水”,“只要给水,我们保证发展速度,保证发展质效。”

  一滴水,折射出新疆大地的沧桑巨变:70年间,新疆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的1681万亩增长到2024年的9917万亩,粮食亩产由不足百公斤增长到2024年的524.8公斤,排名全国第一。新疆以占全国3%的水资源量,交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丰产答卷。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项项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落地生根。16.95万公里的农村供水管道如同毛细血管,遍布在新疆广袤的乡村,村级以上管道5.46万公里,村内管道达11.49万公里。新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

  力保供水的同时,新疆人厉行节水。在克拉玛依市,碧波荡漾的克拉玛依河穿城而过,克拉玛依人想尽办法充分利用每一滴水。克拉玛依市水务局副局长高甫章说:“今年1—8月,克拉玛依生产再生水4549.80万立方米,回用2828.60万立方米,回用率达62%。”

  做好“水文章”,戈壁变良田。如今,天山南北不仅能看到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绿洲,更能看到一张张因水而兴的笑脸。此外,新疆还紧紧抓住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下功夫,以法治保障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加快释放能源资源潜力,聚焦“棋眼”大力支持南疆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

  新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创造性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各族群众在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中不断增进感情,民族团结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文化润疆深入开展。在英吉沙县鲁英中学,“经典诵读”蔚然成风。行走校园,《论语》《礼记》《师说》的诵读声不时响起。“我们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习惯,深入浅出讲解,让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浸润孩子的心田。”援疆教师张晓倩说,济宁援疆还开展73场国学“五进”常态化宣讲,当地2.6万人次积极参与。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在乌鲁木齐市固原巷社区,各民族兄弟姐妹一起高唱《我和我的祖国》。这个社区和新疆很多社区一样,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但是大家不分民族,老人一起参加器乐合唱团、京剧兴趣班,孩子们放学后在国学班一起学习。

  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干部群众结下了真挚的情谊。新疆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乔尔波村,派出所的“马背警务服务队”来到牧民库尔班·买买提大叔的毡房前,为他带回崭新的户口本和代购的蔬菜水果。“骑马进山区,将服务送到牧民家门口,我们已经坚持了6年,还将继续坚持下去。”民警加库普瓦力·拜克尧力说。

  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生动诠释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如今的新疆,活力迸发、动力十足、潜力释放,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气象。新疆各族人民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团结一心、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篇章。

  本报记者 贺 勇 蒋云龙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23日 第 07 版) 【编辑:惠小东】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